的关键词是“偏旁”和“部首”。弄明白这两个词的构成、使用等含义,那么,“偏旁”和“部首”的区别自然就清楚了。
“偏旁”是汉字构成不可缺少的组成方式。汉字大多数是合体字构成的,例如“证”,由“讠”(言)字和“正”字构成。古人称类似于这样的合成字是左右结构,左为“偏”,右为“旁”,“讠”和“正”都是偏旁。说“讠”是“偏”,“正”是“旁”可以,说“正”是“偏”,“讠”是“旁”也行,没有严格规定。只是,在造字构成习惯上多使用“左偏右旁”的方式。现在看,许多汉字也并不都是左右结构,也有上下结构、内外结构等不同的情况,这些都应该统称为“偏旁”汉字,换句话说,汉字合成构成的合体字各组成部分就是“偏旁”。
“部首”是为使用汉字的人所设置的,为查找汉字者而设计的一种便捷的方法。它是以汉字笔画为基础的,例如,1画有“丨亅丿乛一乙乚丶”……以此类推。使用者点击笔画,就能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字。
据统计,汉字笔画有约200个。这些笔画被称之为汉字部首,在《新华字典》“部首检字法”都有体现。这是按照笔画,针对部首而进行的分类,是以笔画多少顺序排列出来的,这样使用者查找汉字为方便快捷。
“部首”,简单地讲,就是汉字笔画的第一笔或者字的字形旁笔画。例如笔画第一笔,“永禾天日”字的部首:“、丿一丨”。但是,合体字部首就不一样了,是属于字形旁笔画,例如“名、明、描、蒋、形”这五个字,它包含着会意字和形声字,它的部首就是“夕日扌彡”。
“部首”分“表义”和“不表义”两大类。“不表义”部首多数是1画或2画,例如:“丶丨亅丿乛一乚丷亠”等。而“表义”的部首多数是形声字中的“形旁”,例如“刀勹弓巾口马、宀女犭山饣扌氵、纟土贝车木月禾、舟衣竹豆鱼骨革……”。这说明,“部首”有“偏旁”,不过,这是检索汉字依据特殊的“偏旁”。这一现象告诉我们,“部首”可以是一个字的“偏旁”,但一个字的“偏旁”却不一定是部首,例如:“亢、丁”等汉字是偏旁,但不是部首,在《汉语字典》部首中查不到“亢、丁”,而它们的部首分别是:“亠”和“一”,是上下结构的偏旁。
以上说明:“部首”是所有汉字,包括合体字统属的汉字表义的,以笔画排列次序确定的检索。而“偏旁”是针对汉字与汉字组合构成的合体字而言的。“偏旁”既表义,又表读音,例如“张”字,形声字,形“弓”,声“长”,两个“偏旁”。假如作为部首只能是“弓”字,用“弓”字表示“张”字词义的类别。再例如“崇、岭、峪”等字,表义类的字是形旁“山”字,作为部首、偏旁,,“宗、令、谷”作为声旁表声。看来,在形声字中,形旁通常被称之为意符,这说明意符是可以充当“部首”的,但是,一个字中的意符不能全部当做部首认识来使用,这两者之间是有异同的。
例如,部首“贝”字,其中有“负、质、赘”等字,“贝”字是声旁,而其它的成了意符,这是形声字吧,所以说形声字的形旁有的不一定都是意符做部首,声旁也是可以做部首的,更何况有些字本身也不是形声字,例如“冓、雔”等字,这类部首下根本就不存在形声字的意符。但是,在形声字占部首总字数的80%以上。
综上所述,偏旁和部首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偏旁的外延要比部首的外延宽泛得多;在使用侧重点上是不一样的。
“偏旁”有汉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和内外结构等。例如左右结构“胀”字等;上下结构“崇”字等;内外结构“闻、圃”字等,言而总之,只要是有两个以上的字构成的合体字,独立存在各组成部分的就是“偏旁”。而“部首”包含“偏旁”一部分,作为形旁表义,笔画的排序。
“偏旁”在使用侧重点上是表义表读音。俗语:“秀才识字识半边”,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看合成体的字,就是是半边,读音一般错不了,在字义上也能猜出八九分。而“部首”使用侧重点是给查找汉字的人提供便捷,对字义没什么要求,只要按照笔画顺序去检索,就会很快查找到自己想找的汉字。
偏旁部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汉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合体字都是分偏旁的。古时把合体字左边叫偏,右边叫旁。现在统称偏旁。
合体字分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其中多数是形声字。独体字一般认为没有偏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部首”这个术语因使用场合不同而存在两种含义。识字教学中所说的“部首”,通常是指合体字的表义偏旁,分析字形时常提到的“三点水”(氵)、“提手旁”(扌)“火字底”(灬)等,就是这类部首。这类部首是合体字的构字部件,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字义,可以叫做“识字部首”。
我们通常说的部首其实是检字部首,检字部首是字典检字用的,始于汉许慎《说文解字》,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把9353个字“分别部居,不相杂厕”,每部的第一个字就叫“部首”全书共540个部首。
由于形声字占大多数,所以许慎将形旁设为部首,如“氵”“扌”“艹””灬”,我们称为三点水、提手旁、草字头、火字底。 如“江河湖海”都是“氵”部,“抓打摸捏”都是“扌”部,“蘑菇草莓”都是“艹”部。
会意字,左右结构。一般是用左边为部首。“明”在“日”部,如“灶”在“火”部,“析”在“木”部。
而其他结构则基本上两部分都是部首。如“采”,“爫”“木”两部都是部首;“巫”,“人”“工”两部都是部首;“尘”,“小”“土”两部都是部首,“床”,“广”“木”都是部首。
独体字的部首一般用首笔,如“奉”、“来”的部首都是“一”,“上”“卡”“果”的部首都是“|”,“午”、“九”“年”的部首都是“丿”。
教育部编的小学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附表”《部首名称表》列部首99个,《新华字典》列部首201个。
偏旁不一定都是部首,部首也不一定都是偏旁。如“师”的右边是偏旁,但不是部首;“世”的首笔“一”是部首但不是偏旁,有人认为部首一定是偏旁,也不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