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指的是
岁寒三友指的三种植物:松、竹、梅。松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指的是
岁寒三友是指松树、竹子、梅花。因为松、竹、梅经冬不衰,在严寒环境下仍然开放并且常青,因此被称为岁寒三友。
松树,是松科、松属植物,世界上的松树种类有八十余种。在中国,从皇家古典园林到现代居民家中都能见到松树的倩影,例如北京北海、颐和园中的油松、白皮松,树桩盆景中广泛使用的五针松等,一些名山胜地,更是山以松壮势、松以山出名。黄山的迎客松、华山的华山松、长白山的美人松……无一不令游人赞叹。
竹,又名竹子。品种繁多,有毛竹、麻竹、箭竹等。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树,生长迅速,是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植物,竹子非常坚韧,许多材料也是用竹子制成的。竹还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
梅,小乔木,稀灌木,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梅花还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岁寒三友是指哪三个人物
岁寒三友指的并不是人,而是松、竹、梅。因为梅花在冬季盛开,风雪越大而花开越盛,而竹子和松树在寒风中屹立不倒,保持青翠,因此将这三种植物称为岁寒三友。岁寒三友表现了坚韧不屈的精神,常被用来形容意志坚定,不畏艰险的人物。
一、出处
岁寒三友一词出自明代的《渔樵闲话》,“到深秋之后,百花凋零,唯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梅花在冬季盛开,风雪越大而花开越盛,而竹子和松树在寒风中仍然可以屹立不倒,松树更是可以保持青翠,生命力顽强,因此将这三种植物称为岁寒三友。
二、寓意
中国传统寓意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松竹梅傲骨迎风,挺霜而立,精神可嘉!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象征冰清玉洁的梅三种植物组成,因其寒冬腊月仍能常青。在旧社会结婚时,多在大门左右贴上“缘竹生笋,梅结红实”的对联,这是因“笋”与子孙的“孙”字同音、同声。将松竹梅围成团状。
岁寒三友是指什么
所谓“岁寒三友”,即将松树、翠竹、梅花
松树四季常青,姿态挺拔,叶密生而有层云簇拥之势,欹斜层叠,不啻马远、刘松年笔意.在万物萧疏的隆冬,松树依旧郁郁葱葱,精神抖擞,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松树的品格是国人最为崇拜的.
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不可一日无此君”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梅花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韵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笑傲严寒,破蕊怒放,这是何等的可爱、可贵!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
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传到日本后又加上长寿的意义。松和竹在严寒中不落叶,梅在寒冬里开花,有“清廉洁白”节操的意思,是古代文人的.理想人格。中国宋朝时,岁寒三友常作为文人画、水墨画的题材,如文同、苏轼的作品。元朝、明朝的陶瓷器也常有松竹梅的图案。日本的陶瓷器、漆器、织染也常用松竹梅图案,常用于门松、女儿节人形等节日装饰以及添丁、婚礼等喜庆事上面,常与鹤龟之类的主题一起用。此外,北京有三种小吃“半空儿”、冻柿子、海棠红”被合称为岁寒三友。
以上就是关于岁寒三友指的是的全部内容,以及岁寒三友指的是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