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鼠狼是不是保护动物

黄鼠狼是不是保护动物

黄鼠狼是不是保护动物图1

是。黄鼠狼中文正规名为黄鼬,隶属于食肉目鼬科鼬属。由于人类的猎杀失去栖息地,黄鼠狼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如今栖息地环境的不断变化和适合生存的环境不断减少,被国家自然保护联盟列成易危物种。

黄鼠狼是食肉目中体型最小的一大类。头稍圆,颈长,体长而四肢短,能钻入鼠洞内捕杀老鼠。体细长;头小而扁平;颈长而柔韧;四肢短,每足5趾,趾上有尖锐弯曲的爪,背部毛色赤褐,嘴周围白色,胸腹部淡黄褐色。

黄鼠狼是不是保护动物

黄鼠狼是保护动物。

黄鼬体长28-40厘米,尾长12-25厘米,体重210-1200克。体形中等,身体细长。头细,颈较长。耳壳短而宽,稍突出于毛丛,尾长约为体长之半。

冬季尾毛长而蓬松,夏秋毛绒稀薄,尾毛不散开。四肢较短,均具5趾,趾端爪尖锐,趾间有很小的皮膜。肛门腺发达。雄兽的阴茎骨基部膨大成结节状,端部呈钩状。

黄鼠狼是不是保护动物图2

扩展资料:

黄鼬食性很杂,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在野外以老鼠和野兔为主食,例如田鼠、松鼠、小鼠和野兔,尽管野兔在短距离内跑得很快,但在长时间的高速追逐下,最后总会由于恐惧和力竭而被赶上咬断脖颈,做了黄鼬口下的牺牲品。

也吃两栖动物、鱼类、鸟卵、昆虫和腐肉,并且在季节性供应时以松子为食。在住家附近,常在夜间偷袭家禽,首先吸食其血液,再吃内脏及躯体,性嗜吸血。以臭腺放出臭气自卫。据调查,每头黄鼬一夜之间可以捕食6-7只老鼠。

为什么黄鼠狼是保护动物

1、黄鼠狼是保护动物,但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而属于“三有”及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是三级保护动物。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三有”野生动物适用于本法的规定,总体来说还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只不过级别低一些。

黄鼠狼是保护动物吗

黄鼠狼是保护动物,但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而属于“三有”及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动物。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是三级保护动物。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三有”野生动物适用于本法的规定,总体来说还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只不过级别低一些。
黄鼠狼,中文正规名黄鼬,(因为它周身棕黄或橙黄,所以动物学上称它为黄鼬),隶属于食肉目鼬科鼬属。主要以啮齿类动物为食,也吃其他小型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爬行动物等。
黄鼠狼具有肛腺,亦称肛周腺、臭腺,可释放出气雾状的臭液,以自卫。许多动物体内有臭腺,如放屁虫肛门附近,椿象和臭虫后足基部附近。臭腺能分泌具有恶臭的臭液或臭气,吓退敌害。臭腺最发达的动物当属美洲的臭鼬。当它遇到袭击时,会竖起尾巴射出臭液,这种臭液不但奇臭无比而且具有麻痹作用。
全世界共有鼬科动物22属59种,其中与黄鼬同为鼬属的种类为17种,分布于除大洋洲外的各大洲。栖息于河谷、土坡、灌木丛以及田间或树下的洞穴中,主要夜间活动。黄鼠狼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都有分布。
黄鼠狼为夜行性动物,尤其是清晨和黄昏活动频繁,有时也在白天活动,通常单独行动。善于奔走,能贴伏地面前进、钻越缝隙和洞穴,也能游泳、攀树和墙壁等,除繁殖期外,一般没有固定的巢穴,通常隐藏在柴草堆下、乱石堆、墙洞等处。
黄鼠狼冬季常追随鼠类迁移而潜入村落附近,在石穴和树洞中筑窝。擅长攀援登高和下水游泳,也能高蹦低窜,在干沟的乱石堆里闪电般的追袭猎食对象。警觉性很高,时刻保持着高度戒备状态,要想对黄鼠狼出其不意的偷袭是很困难的。一旦遭到狗或人的追击,在没有退路和无法逃脱时,黄鼠狼就会凶猛地对进犯者发起殊死的反攻,显得无畏而又十分凶猛。
黄鼠狼及其家族的其他成员还有一种退敌的武器,那就是位于肛门两旁的一对黄豆形的臭腺,在奔逃的同时,能从臭腺中迸射出一股臭不可忍的分泌物。假如追敌被这种分泌物射中头部的话,就会引起中毒,轻者感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严重的还会倒地昏迷不醒。

以上就是关于黄鼠狼是不是保护动物的全部内容,以及黄鼠狼是不是保护动物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百场汇 » 黄鼠狼是不是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