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不可能一直火下去,所以来餐厅是为了以后淡出娱乐圈的时候赚钱过日子
各位看文的朋友们有意无意中都支持过他们。明星的钱钱好赚啊,唱首歌、跳支舞、开开演唱会、拍电视、拍电影、拍广告,怎么着都能来钱。这钱多了,就想着在有生之年钱生钱,钱子钱孙无穷也。所以,有部分比较聪明的明星们就想了另外一招:开店。
除了出些资金开店,明星们基本不用和普通经营者那般费力去宣传自己的店。明星开店利用明星效应,打免费广告,节约广告成本。这明星本身就是一个广告,他的粉丝每一个月光顾他店的次数当然就很高了,不管明星是不是每天都来照顾他的店,那些八卦记者和粉丝都会蹲着守着看着坐着等他所钟爱的明星,如果明星的生意差了,他们爱屋及乌,能不去照顾明星的生意?
明星开店是赚还是赔?
有人曾说,明星开店有赚的也有亏本的,照笔者看来,明星开店如果善于经营的话,基本有赚不会亏。这就说到“明星度”了,当你还是一个人气旺盛的当红明星的时候,而不是过气明星。
明星开店,首先它赚的是那些猎奇的、好奇的、忠心耿耿的粉丝钱。倘若明星背后没有一帮强有力的后面帮手,随便开价、不精心打理、拿粉丝、顾客当猪宰,多红的明星经营的店也还是会亏本的。
因而明星开店两重天,开店开的好的明星顺风顺水,赚到流油;开店开不好的高调开店,低调关闭。是赚还是赔是南北两极。当然,也有不发惨淡经营的明星店。
这里说到粉丝问题。粉丝也要量力而行,不要为支持明星,打肿脸充胖子,拿自己的打工钱去明星店里花了。俺可是不追星,不去明星店。可不是,没有资本追星啊,没有钱如何追星,如何去千里迢迢观看他们的演唱会,从微薄的薪水中拿出一一部分购买他们的唱碟硬碟,更如何去明星店消费呢?站在有些富丽堂皇 的明星店门口,都觉得像个乞丐。
从明星开店看明星喜好
不少明星开的是餐厅。民以食为天,开餐厅是大多数明星的选择。身为明星。要应酬的饭局也很多,大江南北国内国外吃过的美食也不少。明星的嘴巴一般比较刁,如果他们开店,店里的食物必定也是有所特色。
也有部分明星喜爱开服装店。如同现在在大众眼里已经声名狼藉的陈冠希,但是他的服装店依然好卖,粉丝热爱一个明星,连同明星不检点的私生活也视而不见。这使得我相当佩服粉丝的包容之心。
但我觉得主要为洗钱,比如演出收入一下进账几百万,要按照20%的税率交个税,这种情况就可以把钱挪到餐馆,只要交5%营业税就好了。
娱乐圈明星从事副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有大张旗鼓为自己餐厅宣传的,有的只是默默经营,也有保持佛系的心态去经营,总之最后能做好的少之又少。
最早做的比较好的要数任泉了,他曾今一口气开6家生意火爆的连锁店,一下子就打破了明星开店三天火的魔咒。
生意这么火少不了任泉的运营得当,他不像某些明星只是挂个名当甩手掌柜,而是真正地把开店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下大力气花时间花心思去研究,甚至从几个月一换的菜单到每个菜的价钱,他都亲自过问。
此外,任泉会去征求各方的意见,尤其是善于听取那些对美食比较专注的朋友看法,因为这些人吃遍大江南北,自有独到的审”味”观点。因此,任泉餐馆的每一道菜式都先要经过朋友的鉴定,如果有三个朋友说这道菜不好吃,那么这道菜就会从菜谱上消失。
餐饮作为越来越以服务为主的行业,每天都要应对不同的事件,小到客人的投诉大到竞争对手挖墙脚,在不断的事件中任泉也越发从容。他总结出做餐饮最重要的是安全问题——包括财产安全、运营安全等在内的各种安全——成为他开店考虑的重点。
网络时代,人人都有机会,有人做好内容有了流量然后变现,有人硬生生从十八线歌手拼到一线艺人,就连粉丝去吃他的餐厅都格外宽容。
薛之谦现在的名声可谓是越来越大,但是他的火锅店却比他更先红。
作为火锅店的老板从运营到管理再到菜品都是薛之谦亲自上阵,据说第一家火锅店开业之后,由于是新店,基本上前几天客流量很少。不过,但凡入店的客人在品尝体验过后都带来了更多的人流,一段时间之后,随着口碑的宣传,薛之谦亲自端盘子都忙得分不开身。从那天开始慢慢就开始盈利,2011年一直开到现在上海已经有五家分店,平均每家店面积有600平米左右。
随着薛之谦越来越红,到后来去吃的人大部分都是喜欢薛之谦的粉丝,因为火锅店里永远是放的薛之谦的歌,餐巾纸也是印的他的头像,如果不是喜欢薛之谦的估计会受不了吧?
很多明星在自己的店开张时前期的势头非常强劲,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如果做餐饮行业是不是在起步上就落后于他们了呢?
其实这倒不见得,对于明星来说,开餐饮店大部分只是作为投资人的身份存在,他们只负责宣传而不需要花费时间去管理,所以也就有了明星开餐厅成为潮流,但是能够真正立足于市场的却是少之又少。
虽然明星开餐厅,可以凭借自己的名声引来很多客人,但如果想要长久,光靠自身效应是无法生存的,一定是要用心经营自己的餐厅!
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民以食为天。其实不管是谁开的餐厅,只要好吃服务好,都会有一批批人一定要去试一试的冲动,吃货们才不管是不是明星开的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