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耄耋之年是多少岁

耄耋之年指的是80-90岁。

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指的是年纪十分大的时候。出自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意思是:人年纪大了,都能长寿而终老;君主的恩德深广无边,可以遍及草木和昆虫。

耄耋之年是多少岁图1

相关介绍:

耄耋之年出自曹操《对酒》:“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该村何姓有一匾“冀衍耄耋”,是女儿送的,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耄耋的本意是八九十岁的人,在这儿引申为高寿。整个的意思为期望父亲身体健康,永享高龄(寿),活到八九十岁。

耄耋之年是多少岁上海

耄耋之年是80-90岁。

耄耋之年是80-90岁。耄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mào dié。耄,年纪约八十至九十岁。耋,年纪为七十岁。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除了耄耋之年这个说法,八十岁的老人还被称为“杖朝”,《礼记·工制》中写到:“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意思是年过八十就可以允许拄着拐杖入朝。另外九十岁老人称为“鲐背”,百岁老人被称为“期颐”,这些都是对老人的称呼。

七十岁以上就可以叫做老人,但八十岁以上才能称为“耄耋之年”,七十岁只能叫“古稀”,六十岁叫做“花甲”。

这些词语都是古人用来称呼长寿的老人的,乾隆皇帝在乾清宫开千叟宴时,就曾为一位141岁的老人作对联祝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又多一个春秋”,上下两联加起来都是141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百场汇 » 耄耋之年是多少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