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酒桌上多说了一句话,结果赔了3万元。
我一个朋友回老家参加同学聚会,结果乐极生悲,有位在烟草公司上班的同学当晚醉酒后倒在雪地里身亡。他那天感冒只喝了点饮料,也被告上了。
他在酒桌上说了句“同学见面不容易,大家要喝得开心”,被人当成劝酒了。
所以说,同桌酒后死亡,你当时喝没喝酒,与你能否免责关系并不大。什么情况下你得担责,什么情况你能免责,看了这三个案例,相信你自有判断。
案例一:领导滴酒没沾,却负主要责任
两位保安平时并不喝酒,又在工作时间,婉言拒绝。但主任叫来了他们的顶头上司保安队长,保安队长顾及主任面子,也劝保安过来参与。
小侯不好意思再推脱,就去超市花30元买了两瓶白酒。但主任和队长看看白酒却不喝,反而劝小侯和小张两个比着喝,并承诺他们喝醉了可以不值班。
小张用一次性杯子倒满“一口闷”,小侯不胜酒力,只能一次半杯。
很快,两瓶白酒见底,小侯歪在椅子上不省人事。而小张又去超市买了同样的白酒继续喝。
凌晨1点,主任和队长发现小张不行了,赶紧送到医院,但为止已晚。
凌晨2点,两人又将昏迷的小侯送进医院。小侯经抢救才苏醒过来,被诊断为中度酒精中毒。
这起案例造成一死一伤,主任和队长确实滴酒没沾,但他们用上下级关系将并不情愿的两位保安拉进酒局,并用管理关系劝酒,造成严重后果,有律师认为他们应当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案例二:不请自来酒后身亡,虽然劝阻仍要担责
李家四兄弟因家事前去一家酒店聚餐,路上碰到熟人周某。周某主动要求同去。
五人一起饮酒吃饭,几个人喝了两瓶白酒,但都是自愿饮酒,没有劝酒行为。
饭后,李某叫来两位代驾,并和兄弟一起劝周某将所骑三轮车暂存,同坐代驾车辆回家。
但周某认为自己没喝多,坚持自驾回去。大家就没再勉强。
周某驾驶三轮摩托车回家途中与正常行驶的货车相撞,当场死亡。交警认定周某立负事故主要责任。
周某妻儿将李家兄弟告上法院,要求他们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判决李家兄弟四人赔偿周某妻儿经济损失6.8万余元。
李家兄弟觉得憋屈,也无可奈何,只得接受现实。
该案中,死者周某自身存在重大过错,应承担主要责任。李家兄弟虽然在酒桌上没有对周某恶意劝酒,并且也劝阻周某不要酒后驾车,但作为酒局组织者,他们对酒后的周某仍未尽到谨慎注意、及时通知、及时照顾和帮助等义务,具有一定过错,应依法予以适当赔偿。
案例三:自愿饮酒突发病亡,及时抢救免除责任
公司几位同事在杨某家聚餐,杨某知道他们平时都喝白酒,就用白酒招待。几个人将一瓶白酒按当地“喝坐杯”方式平分喝下,各饮二两左右,期间并无推辞或劝酒行为。
“喝坐杯”是要好朋友间聚会较为随意的饮酒方式,客人自行决定喝与不喝、喝多与喝少,不劝酒,不闹酒。
酒后聊天时,姚某到阳台接了个电话,回来时情绪较为激动,没坐稳,跌倒在地。
杨某赶紧将他扶到床上休息,并询问情况,姚某清晰表达说没事,一会儿就好了。但杨某见他嘴唇发白,马上拨打120。
后姚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姚某家属诉至法院,要求杨某等人赔偿因姚某死亡产生的经济损失。
法院经审理认为,从死者姚某出现不适,到察觉其病情紧急送医的40分钟内,杨某等人已接近最大限度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现有证据表明姚某并无过量饮酒行为,姚某死亡原因属突发疾病导致,杨某等人不存在过错,对姚某死亡不承担赔偿责任。
从三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同桌吃饭的人因饮酒身亡,出现这四种情况,你无法“全身而退”。
1、酒桌上有各种劝酒行为。哪怕是“不喝不够朋友”“喝就要喝个痛快”等言辞温和地劝酒,也极大可能让自己“惹火烧身”。
2、未将同饮醉酒者护送到安全场所。
3、未将饮酒者情况及时告知其家人。
4、发现饮酒者酒后驾车并未劝阻,或劝阻无效,就放任其行为导致出现交通意外。
这样看来,出去聚餐喝酒还真要小心翼翼了。小心使得万年船,随便参加酒局,确实存在一定风险。
我朋友那次还不是因为好心多说了一句话,结果赔了3万元。
你自己都说了没有喝酒,他前一天和你吃饭第二天死亡和你怎么会有半毛钱关系呢?你又不是他的保护神,每个人活在世上,难免都会有一些意外,而他的意外死亡和你又怎么会有关系呢?除非是你们前一天晚上让他喝了很多酒,而他的死因是因为醉酒而死的,那么才会和你有连带责任,如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每个人整天都在为生活奔波,因喝酒至死的例子比比皆是,你们既然前一天晚上只是吃饭,没有喝酒,那么就不存在这样的因果,他的死因肯定是因为身体上其他问题造成的,作为朋友去拜祭一下就可以了。
我们人活在世,说实在话谁又能知道下一刻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呢?并不是每个意外都有人需要负责的,有的意外是人为造成的,有的意外是自己造成的,特别是在酒席上,如果别人不能再喝了,就尽量不要去劝酒,如果你太过了,出了事情后悔都来不及,我在医院陪护父亲的那段时间,就亲眼看到过很多年纪轻轻就因为醉酒而出事故的,试想一下,就因为多喝了几杯酒,年纪轻轻就出现瘫痪,一辈子要人照顾,又有几个人可以接受这样的后果。
题主的朋友前一天和你只是吃饭,而没有喝酒,那么和你就没有任何关系,根本就不要去顾虑太多。
总结:在当今社会因喝酒而死亡的人实在太多了,劝酒有的时候没有什么关系,而一但出事了就是要人命的事情,题主既然和死者没有喝酒,那么和题主就没有任何因果关系,既然能和你一起吃饭,证明他肯定是你的朋友,既然朋友出事了,就应该去祭奠一下,其他就没有必要胡思乱想了。
只要记住一点,无论在什么时候,不要劝酒就可以了,我们现代人为了生活,很多都把身体掏空了,身上出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疾病而不知道的大有人在,所以每年最好有机会去体检一次,把身体健康放在头等大事上才是正确的人生观。
友友们怎么看待呢?有什么不同看法的可以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