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这个词看起来很高大上,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每天都要面对。决策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拿主意和做决定,小到我们日常琐事,大到我们生活,婚姻和事业的抉择。不同的人做出来的选择也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却失败了,所以如何做出一个决策是件很值得研究的话题。在做出决策前有四个必须要考虑的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问题
我们在做一个决策之前,首先要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问题是决策的开始,它也决定了后续的所有工作。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必须得打破常规思维,用创造性思维去思考问题。
有一家历史悠久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瓶颈,难以找到更好的发展模式。人们开始认为是原有的旧制度限制了创新思维,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所以很多人提出要废掉旧的工作制度。
但是你跳出这一个常规思维,换一种方式问自己,如果我们把这些工作制度给废除,我们将要承受多大的代价?很显然后面的问题更加有针对性,更会促成一个完善的决策。
提出正确的决策问题的方法也并没有那么复杂。我们可以先写下对问题的评估,也可以反问一下自己究竟是什么,使得你做要出了这项决策,要看到问题的关键点。
尽量多换另外的角度去思考同一个问题,正确的决策往往不是脑袋突然灵光一现就做出来的,而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分析筛选,寻求正确的问题。这些做法都会让你在最后做决策时多一份把握。
第二个要素是目标
当我们把决策问题确定下来之后,不要立马就进入决策过程,我们这个时候需要暂停一下,让目标先在我们脑海里稳定下来,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你的真正需求是什么?你现在距离你达到这些需求还差些什么?
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标会引导你的决策,当你在犹豫是在北京工作还是在上海工作时,你会比较是哪个地方的报酬要高,哪个地方离家更近,哪个地方前景更好。在诸多的分析之后,才来看你个人的目标意愿,你是更倾向于距离,该是更倾向于报酬和前景。
目标的明确和清晰对你的决策来说非常的关键。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判断这个决策是否值得你花时间和精力去做的前提。
当然我们并不是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有时候可能不太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你可以尝试以下五种方法。
第三,将目标与手段分开,你要分清楚,你的目的是什么?实现它的方式是什么?你要多问自己为什么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
第四,要弄清楚目标的意义,你就是说每个目标要搞懂它实际意味着什么。最后测试你的目标,问自己对这个目标感不感兴趣。
第三个要素是备选方案
如果把决策比作大餐,那么备选方案就是做这个大餐之前的原材料,所以如何选择原材料是把这个大餐做成功的关键,所以需要严格的要求。我们要摒弃一切造就的想法,如果每一次的备选方案都是一模一样的,毫无创新可言,那么一定是需要抛弃的。
我们所做出的不同备选方案都是针对不同的问题。下面我们列举几个不同类型的备选方案。比如说你有一张演唱会门票,因为你的时间没有规划好,所以你打算将这张门票送给朋友,但是你有两个朋友都想去听这场演唱会,这时候要决定送给谁呢?这个决定很难做出,因为无论你送给谁都会得罪一个人,所以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让他们觉得你的做法是公正的,你可以采取投硬币这种方式来决定,因为这种方式是取决于运气的,而不是你的主观思维,这是一种过程备选方案,它适用于利益冲突的情况下确保决策的公平。
如果你是一个足球迷,想去看世界杯的总决赛,没有被批假,如果你想要从上司那里争取到假期,你可以完成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当你的上级高兴了就可能会批准了你的假,这是一种双赢的备选方案。
如果你想要去三亚购买一套房子,准备冬天的时候去度假。当你在做这个决策的时候,你可以缓缓一缓去三亚租一套房子住一段时间,看是否真正能够适应那边的气候,当你感受到自己对周边的环境也满意,而且也适宜那里的气候,之后再购房,这种就是延缓时间的备选方案。
首先我们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我们要告诉自己十全十美的方案几乎没有。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备选方案。
第四个要素是结果
我们在描述结果的时候,可以分五步走。第一步,预想未来的场景。你想要去跑马拉松,你可以想象自己跑完马拉松之后的心情和身体反应,当然这个想象不是说凭空而出了,要进行一些实践调查。当你考虑要考哪所大学时,可以选择先去校园里走走,去看看住宿和食堂的情况怎么样,还可以去某个教室旁听几节课。
第二步,量化每一个方案。当我们把所有的方案用统一的尺度进行描述时就可以比较它们了,再从中选出更好的方案。
第三步是排除明显不利的备选方案。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或者咨询一些专业人士,去判断方案的利弊。
第四步,将剩下的方案做一张结果表。每一种方案的相关数据,执行关键点和这个方案最终的导向结果,全部在结果表上列明,这样就清晰明了。
第五步是学会取舍。当多个目标产生冲突时,我们可以采用排除法去找出更加有利的备选方案。
心理学能帮助学习者提高自身心理能量,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有高尚的道德有很强的超我,自我有很强的协调能力,面对生活种种变化都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难道这没用吗?
人们都说教师是人们灵魂的工程师,我觉得心理学也是!现在社会发展如此迅速,很多人面对过多的压力无从下手,怎么办?希望别人给予意见!这么多诱惑下,我们如何选择?如何能看到自己内心就是潜意识呢?这都需要学习心理学!
我在高中时候就听说由于经受不住压力跳楼的学生…这是多么可惜啊~
你现在恐惧那么多可能多半来源于自己对自己的不信任,缺乏安全感,恐惧失去…学会淡然或许对你有帮助!
你现在如果真的焦虑如此严重,我建议你去做一下心理咨询,长期或短期都可以帮助你缓解现在这种焦虑情绪,希望你快点好起来,不要让病情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