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通俗来说,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目标管理?
1.目标统一,劲往一处使。
目标管理的好处就是尽量减少和消除由于部门、职务、角色等原因引起公司总目标的扭曲和偏离。然后根据目标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确定优先顺序。执行完后还要及时检查、监督、反馈、复盘。
2.在各自的层面上工作
上司在上司的层面上工作,下属在下属的层面上工作,即在各自的层面上工作对于工作的效率和目标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上司的层面主要集中在计划、监督、激励、领导、辅导和重要业务问题的处理上;下属的层面主要集中在计划的执行、业务的开展、事务的处理上。只有各司其职,才能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绩效。有了目标管理,上司以目标为核心,对下属实施管理,下属以目标为核心,自主地开展工作。
3.激发主动性
目标是自己认同的,无抵触或很少抵触。目标是共同制定的,有为目标的实现负责的热情。共同参与制定的好处:
- 了解相互的期望
- 使下属充分了解组织目标
- 发挥下属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 下属认同制定的目标
4.抓住重点
每位部门负责人和下属都面对大量的工作,在这些工作中,必须用“20/80法则”分清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哪些是高效益的,哪些是低效益的,哪些对于绩效的贡献最大,哪些贡献不大。
目标管理强调一个阶段的工作只设定有限的1-3个目标,这1-3个目标对于企业来说,贡献会最大,抓住这几个目标,80%的企业目标就可以达成。
5.明确考核数据
目标管理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考核的依据明确,考核者和被考核者都可以预计未来,即可以预期做到什么程度,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评价,什么样的结果是好的评价,什么样的结果是不好的评价,从而实现事先引导人的行为,避免那种事后“盖棺论定”或“追认”的被动考核。
目标管理分为5个阶段:
管理者应该通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 第一阶段:设定目标,我想要什么
- 第二阶段:分解目标,我要做什么事情。
- 第三阶段:制定计划,什么时候做。
- 第四阶段:执行计划,怎么做事情。
- 第五阶段:回顾总结,接下来怎么做。
企业目标分为可控和可影响两种,可控目标是职能部门或企业职工通过实际工作,可以直接实现的目标;可影响目标是职能部门或企业职工通过实际工作,只能影响目标的一部分,而无法全部实现,这类目标通常需要从职能部门或企业职工的职责着手,进行再次分清可控和可影响目标,分别采取不同的分解方法进行再分解。
目标分解三个层面:
一、分解总目标
分解企业总目标的核心是找出关键因素,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系统处理方法,先从最终目的开始,确定目标实现的途径及需要具体做的事情,来保障目标的实现。
确立支撑企业目标的要素后,要根据其要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把总目标进行分解为各个分目标。通过目标的分解,不仅各职能部门有明确的目标,而且支撑各职能部门的职能目标,也可以从企业总目标中分解出来。
二、目标到部门
部门可控目标的分解,要从部门的关键职能要素着手,把确定好的目标分解到职能部门时,这是该部门的关键业绩(KPI)目标。做到部门目标之间的横向联系,即实现部门间的左右关联、总目标一致并达到相互支持与配合,做到以企业总目标为中心。
三、目标到职工职工可控目标的分解
目标分解的过程就是企业压力传递的过程,主管在下属身上找到目标的对接点。
主管要检核每个下属的职责,确定与目标有关的职工,并进行目标权重分担,从而做到目标分解的上下贯通和不错位。
同时,职工目标是上级目标的延伸和进一步细化,目标分解时,要把这些细化与配套的处理措施或方案制定出来,这样下级的目标才能更有效地支撑上级目标的实现;另外,目标分解必须把握人员能够控制的范围。职工个人要实现目标时,要做到横向联系,相互协作与配合。但部门主管除了承担部门的目标外,还要承担对职工的管理、引导、培养、考核等职责。
管理好难,企业目标落地难
智办事目标管理,实现办公组织流程标准化
智办事任务协作目标管理系统,有效支持组织战略落地,目标层层分解,增强员工有效沟通,促进团队和个人达成高效协作,辅助高层科学决策等,提高团队执行能力。
>>>关于智办事
智办事(微信公众号:互次方科技;头条号:智办事)提供简单有效的团队协作工具,提取阿里核心管理方法融入到你的组织管理中,让企业拥有阿里卓越执行力、高效、敏捷,让员工做得更好。帮助企业提高团队执行力、效率和组织能力,帮助用户提升工作效率,极大的提升办公协作体验,开创新的工作模式。为中小型企业打造高效、轻松、简洁的办公协作体验。
目标管理不是对目标本身的管理而是为达成结果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是目标管控的过程,从六个层面检验:
1-目标是否明确,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是否统一?
2-计划是否清晰,有目标后是否为目标完成整合了必要的资源?
3-组织是否完善,有没有组织间的高效配合?是鼓励单打独斗还是讲求团队协作。
4-协调是否到位,配套的流程,标准,制度是否能够支撑起业务流畅?
5-控制是否合理,沟通,会议,考核,绩效面谈体系是否完善,出现问题有没有响应的决策执行机制支撑?
6-激励是否到位,找到团队成员的工作动机没有?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情感激励有没有手段和措施。
然而,目标是达成结果的能力,那前提必然是我要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团队必须有一个以战略为导向,以营销业绩链为支撑,以结果为衡量标准的商业模式链条,让团队知道:
1-做什么,给谁做,怎么做的问题,界定好关键业务和核心客户;
2-需求,产品,品牌,市场,渠道,价格,促销,客情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3-成本,利润,费用的问题。
还有一套决策执行的体系
1-判断力
2-决策力
3-领导力
4-执行力
5-文化力
1-人员的基本素养,识营销,识客户,识心态,识技能等;
2-人员的基本技能,对快消来说铺货,陈列,促销的技能,对其他来说服务,回款,客情的技能;
整合体系从商业模式,目标管控,决策执行到技能改善环环相扣,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凝聚力,但一个环节能做好都有可能为产生更强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