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关于是否带手信这个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当然我只是说一说我的想法。
手信就是你去某个地方旅游,然后带一些当地的特产啊啥的,无论是吃喝用都算得上是手信。
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就走了大半个中国了吧,那会喜欢收藏明信片,所以我每去一个地方都会带明信片回来,导致我毕业的时候好几斤明信片不知道怎么用,现在回头再看我以后肯定不会买了。
再说说一些特产,我觉得也是要看特产的性价比,味道啥的,比如我在内蒙的时候那里的牛肉干,奶片就真的很好吃,我每次去都会带。再比如说安徽黄山烧饼,我本人是特别喜欢这个味道,即使我回来了偶尔也会从网上买,如果真的好吃我觉得是可以带点回来的。
其实啊,也不用上升到道德层面,什么不带就是不懂事啊,其实题主说的很对,自己玩的开心就好了啊,你可以回来跟家人说从网上买,这样既便宜又省事。
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也没必要为了一点小事困扰,哈。
因为挑选伴手礼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这会占用你最宝贵的旅途时间;其次,如果经常出去,每次都要带伴手礼回来,万一哪次忘了,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带,你和同事朋友见面时可能会很尴尬(因为朋友圈、微博一定会暴露你的行踪);即使你精心挑选了地方特色礼品,也不一定让对方感觉到特别,因为ta根本没在现场,完全没有环境感,不仅对你的礼物不会“感冒”,反而可能误会你是在炫耀。有句话说“女人心海底针”是让人摸不透的意思,换个角度,把这句话套用在同事身上——“同事心海底针”照样也说得通;
再者,伴手礼的禁忌其实有很多,在不清楚背景和说法的情况下最好不要随便往回带,比如泰国的佛牌,日本神社里的娃娃,土耳其的邪眼,埃及的黑猫雕塑品等等,这些都是最好不要带回家的,对谁都没好处,万一你不懂,犯了某位同事或朋友的忌,多不好呀。与其带伴手礼给旅行造成诸多的不方便,还不如不带的好。
虽然很多人都向往旅游,其实旅游有时候也是特别累的,特别是跟团或公司一起的旅游,如果像上面的题主说的,父亲很看重这个,那么以后出去了就随手买一点,不用太多,量力而行,就当是孝敬父母了。
如果是自己一个人,或者其他人没有给你说让你带什么东西,那就完全不必了,看自己心情,喜欢了就买一些,也可以什么都不买。其实我个人就不太喜欢买手信什么,主要是我出去旅行都背电脑,很沉的,为了减轻重量,只能是啥都不买啦,而且也没有人强迫我买这些,也没有人对我说不买是不对的,所以我一般也不会去考虑这些。
而且现在旅游已经很普遍了,可能心情不好,第二天就去旅游了,很随意的,没有那么隆重,所以也没有必要说带一些当地特产给亲人朋友,让他们知道你去旅游了。完全没有必要,玩就一个字,开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