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新手该如何获得设计灵感

1.学会去评判生活中的设计

我认为这是积累设计灵感的基础,熟练的评判事物,才能更细致的去发现事物。其实这件事我们在创作时,都会去下意识地做。

拿写作来说,我们在搜集素材的时候,就已经在带着评判眼光去筛选素材了。找一个案例时,我们会在脑海中先去斟酌这个案例符不符合文章的架构。这就是在评判素材。

照这么说,我们本身就会评判啊,为什么还要学呢。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评判,虽然包括这种下意识的判断,但主要是去学会是如何有意识,有系统的评判。

只有学会有意识的评判,才能更好的去掌握和利用评判的结论和标准。打个比方,平时在看文字素材的时候,如果能有意识地对素材进行评判,多去从专业的角度评断内容的可用性,就会让我们在创作方面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积累。

2.从生活中总结和发现

灵感的确来源于生活,但也需要我们去用心的发现。工匠大师鲁班在发明锯的时候,是因为被一颗带有锯齿的小草叶子划伤了手,后来他又发现了蝗虫口部的锯齿非常锋利。牛顿发现重力时,是因为看到苹果从树上掉落。其实这种自然现象他也不是第一次见,却引发了他用心的思考。第二天他又看到小外甥在用橡皮筋玩小球,他才慢慢意识到重力的作用。

通过这两个案例,可以发现寻找灵感也是有一定规律的,首先我们要用心深入到生活中,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里的事物。如果鲁班被划破手指,压根不放在心上,只把这事当做生活的小插曲,那他还能找到锯的灵感吗?

其次,从专业的角度去引发对事物的思考也是一个发现灵感的重要步骤。为什么人们总是容易在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所成就,那是因为在发现和评判事物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带着专业眼光。就像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会从物理角度去思考。

科学家把人的创造力分为四种:刻意的认知创造力需要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刻意的情绪创造力需要情绪刺激,自发的认知创造力需要知识储备,最后一种自发的情绪创造力所需要的,才是我们文章开头提到莫名无头绪灵感。

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事物,从专业的角度思考事物,学会带着评判的眼光去系统地评判事物,其实都是在培养我们刻意的认知创造力和自发的认知创造力所需要的灵感。

3.多实践多练习➕培养兴趣

爱迪生被科学家说成是拥有刻意的认知创造力的典型人物。他曾经说过一句名言: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刻意的认知创造力需要在不断的实践里去寻找,爱迪生为了发明灯泡实验了1600多种耐热材料,后续又用6000多种植物纤维实验灯丝。他确实是靠勤奋来摸索灵感的典型。

俄国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

虽说带来自发的认知创造力的灵感,有点捉摸不定的特性。但之前这种灵感来源的方式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通过人为努力也是有条件去提升的。就像鲁班和牛顿,如果没有知识储备他们也无法把灵感升级为创造力。

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爱迪生这种通过勤奋所得的刻意的认知创造力,都需要我们源源不断的努力和探索作为支撑,只靠侥幸和运气根本无法保持灵感长存。

另外,坚持勤奋和努力也有一定的方法。比如很多著名作家有时即使没有灵感也会坚持坐在电脑前培养情绪。我们还可以多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喜欢的事,会更容易持之以恒。

哪怕不爱好手里的工作,只要不讨厌,也是有坚持的方法。只要能在工作时得到一些小成就,就会增加我们的动力。在学习和工作中,很多人也会有沉浸其中的体验,有时甚至会忘记时间,忘记吃饭。

科学家把这种状态叫做心流状态,想办法寻找规律进入心流状态,也会让我们更好的去坚持努力。

实在太累的时候,可以踏实地睡一觉,有时睡觉也会激发自发的认知创造力。但要时刻不忘初心,谨记勤奋和努力的意义。

设计新手该如何获得设计灵感图1

如果你想要快速的打开眼界,提高设计逼格,这篇文章不得不看

这50个顶级设计网站,让你思维甩别人一万条街。

不管你是否从事设计行业

这都是让你眼前一亮的视觉盛宴。

想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设计,全球顶级的设计网站都在这里。

你的冥思苦想,是因为见识的不够。

我列举了一些这50个顶级设计网站,建议有事没事都看看。

从素材到模型,配色方案等,应有尽有!

简单易用,质量上乘,不用翻墙,是以下网站的一致特性

设计新手该如何获得设计灵感图2

如果你是一枚新手,正处在想学平面/室内设计的思考中,遇到困惑和难处,可私信或评论区留言。

对新手有问必答!!!

对设计师,求素材,要报价,有求必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百场汇 » 设计新手该如何获得设计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