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推,需要时间而已。正巧回复本文的时候,我家电视上正放着一个国内小哥在新西兰做的VLOG,国外的房车发展确实成熟,让人羡慕……
总结几条我自己的理解吧,供参考:
1、不了解的用户太多:我之前发文章说过,哪儿是市场不成熟,明明是用户不成熟。赋予房车太多的想象,到手之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粉转黑大肆抹黑房车的不在少数。还有一部分人,纯粹刻板偏见,对房车的缺点无限放大,恶意造谣的确实很多……从一定程度上,黑粉的大嘴巴,也影响了一些正常用户的判断。用户想了解房车,必然是上网去查,不查则已,一查……不是怼车价的,就是骂房车是坑的!其实想想也能理解,网上喷子留言最积极,正常用户基本也不留言啊!但就是这些负面情绪,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正常用户对房车了解。
2、营地还有待完善:营地不完善,这也确实是事实,之前国家号召的房车营地的相关政策,被利益集团拿来当成圈地工具了,好多打着房车营地名头的营地,实际上是不接受房车入驻的。即是接受,也很贵,不利于行业发展。另外房车营地行业发展也确实够乱,现在我们这些有车的,都没有一个汇总的渠道,保证我们到哪儿都能找到驻车的“营地”。类似窝窝这种依靠车友提供信息的汇总平台,也只能是现阶段的无奈之举。营地成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即便如此,我作为一个房车用户还是要强调,没有营地,不影响正常找地儿驻车!房车出行驻车,远没有往上那些黑子说的那么不便,很多时候是用户自己想的多……
3、主力消费群体的消费观:房车主力消费群体,即是放到国外,也是老年人的市场。中青年还要工作!我们老年人的消费观念有些跟不上了,花几十万买个车只为出去玩儿?做梦去吧!能想开的老人,少之又少!主力市场跟不上,这是个很大的问题。限制他们消费的,不仅仅是消费观,还有很多……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60~70岁的老人,有驾照的有多少?孙子辈正是需要人照看的时候,儿女都忙,要不要帮一把?种种问题,算事中国特色吧,反正主力市场不发力,大力推广也没用!
4、期望过高:前几天看某大V的一段视频,大连某改装厂再接外单,为日本韩国的客户做C型箱体。我一看留言,大部分都是:“这厂子太小了,一看就是作坊!”类似留言占了主流,我当时都看郁闷了,日本人韩国人都傻是么?能干活就行你管人家厂子大小干嘛?普遍用户对房车改装的理解,应该是高大上的,改装厂就应该是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大厂,应该是看着极具规模的!这个算不算计划经济遗留思想的影响?是不是只要是叫“厂”的地方,就应该超级大!甚至应该内部有自己独立系统?比如员工幼儿园甚至发电厂……得,又回去了,你们这是跟国家改革对着干啊!也不知道哪儿这么多“应该”,殊不知国外改车,很多都是车友自己在家的库房就搞了的!房车本来就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要那么大厂干嘛?
5、改装行业难以满足用户需求:现在想买房车的用户,很多极具极客精神,又是翻滚测试又是撞击测试的,已经完全脱离目前改装行业的能力范围了!这是改装行业,不是汽车制造行业,虽然他也在“特种车”行列,但满街跑的洒水车就做翻滚测试了?就做撞击测试了?没有吧!正是这些不了解的用户、过高期望的用户,组成了现在房车购买用户的主体,要求极高,总想外行教给内行怎么改车,这就是现在市场的现状。国内的改装车行业,真的只是发展的初期阶段,太初期了。特别是网络发展到今天,国外的图文视频随时都能看到,我们做的产品与国外一比,确实还是有差距的!我们初期的改装行业遇到天马行空的用户,能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你猜……
总结,我们汽车产业发展的本来就晚,房车更是近些年才开始发展的行业,还需要时间来探索。需要时间让用户了解,让市场认可,让用车环境相对成熟。不是不推,只是需要时间而已!
关于国外遍地都是房车,这个说法个人并不认同。国内为啥不大力推广房车那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国外房车用户大的国家也就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一小部份国家,而大部份国家都不具备和有购买房车的能力,经济势力排第一,如果没有最基本的经济保障,外出旅游,即使你很节约,那也得花钱,第二国家要出台相应的有关房车的具体方案,比如各种房车政策,房车营地,各种配套没施的完善等。国内房车旅游起步晚,也就是从国家改革开放,国力强大,国富民强,人民生活水平一天天好起来文之后才有部份人玩起了房车,从开始房车落户难,上高速路收费标准难等等的困难,到现在国家出台了关于房车的相关政策文件,让房车在中国落地开花,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建起了房车营地,各种配套设也逐步完善,所以国内房车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很快也会推广开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房车市场将步入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