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身在职场,就逃不出各种会议…或是工作布置,或是工作复盘,或者沟通协调,甚至是纯粹旁听。
开会时,我们做最多的就是对领导的发言一五一十的记录,然后就此结束。但是,等到他人问讲了什么的时候,却难以归纳出一二三;或者等到领导下次发问做到哪一步了时,才发现糟糕,领导会上布置的忘了…
这些尴尬的时刻,并不难化解,一套会议记录的模版就能轻松搞定。如下图重点清晰,该做的不遗漏,别人要做的可跟进,还有空间写思考 。
如此,一目了然,但前提是这些会议自己都熟悉且参加过。对于自己“不太熟悉”又没参加过的会议,又该如何准确记录、快速整理呢?
1、熟悉流程 整合资料
无论什么会,在开会前都要重视会前的准备,熟悉会议的主题和流程,做到心中有数。
尤其是自己不熟悉,没有参加过的会议,还要对过往相关会议的资料进行整合、梳理,只有把功课做在前面,才有助于消化和重组会议的内容:
掌握会议议程。会前主动联系办会部门,第一时间拿到会议议程,掌握会议主题、参会部门、参会人员、时间地点等信息,做到手脚不乱;
熟悉背景资料。有的会议是之前会议的延续和再部署,关联性较强,领导开场可能直奔主题,这时候就很有必要把之前的会议纪要、背景材料等找出来,熟悉情况,这对于全面理解把握本次会议内容会有很大帮助;
预习会议材料。一些议题重要的会议,相关部门一般会为领导准备好讲话提纲,纪要写作人员应尽量在会前拿到全部材料,了解清楚主要内容,提前进入状态,做到胸有成竹。
2、吃透业务 尊重精神
会议分为很多种,每种会、每个会其实都有固定的议程,但是即便如此也要做好各类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作为会议记录的人员,在参加会议之前,也需要将会议涉及到的相关业务内容烂熟于心。比如,我们团队在参与和甲方组织的会议时,都会提前熟知:
◎ “233”基层治理的格局是什么?
◎ “2533”绩效管理的重点有哪些?
◎ 数字化转型转的是什么?如何转?
只有把专业术语,目前工作状态了解清楚,这样才能听懂、听会、悟透,才能将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原封不动、准确无误的记录并传达出来,以便最终呈现出一份精简、干练的会议纪要。
3、精细整理 稳扎稳打
及时请示补充。尤其在会议时间有限、气氛热烈、即兴发言较多的情况下,主讲人可能随时被打断、改变“轨迹”,或者领导意图未能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对有关事项没有进行明确,这时需要写作人员会后及时沟通请示,并对有关表述加以规范提炼,这是完成一份完整纪要不可或缺的环节。
语言要实用。会议纪要的精髓在于指导执行,语言应当尽量简洁、扼要、清晰,不讲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话,可在初稿形成后向分管领导或部门负责人求证,请求把关,不给具体落实带来歧义困惑;
校对和审核。建议写完会议纪要回去听一听录音,是不是这个意思?有没有遗漏的?进行校对和审核,请参会相关方的领导同事确认(错误解读和记录会议内容,后果很严重!)
在确保会议纪要内容表述准确无误、全文通畅、顺达,不引起歧义的基础上,会议纪要的分发要及时、高效,务必要会后24小时内出会议纪要,特别加急的除外。
4、注意逻辑 循序渐进
最后,再和大家强调一点,在写会议纪要时一定要注意根据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逻辑,选择准确的词语表述。
①在传达会议精神时,可以使用“会议认为”+总体情况、重要意义和原则,要注意语言做到提纲挈领、简明扼要。
②在表述会议成果时,即表述会议的决策、部署时,可以“会议明确”“会议决定”“会议指出”+怎么办+怎么干。
③对于会议明确要求了具体人员安排、部门分工等,则属于会议要求,在表述时可以使用“会议要求”“会议强调”+具体工作安排+各部门具体分工任务。
会议纪要是很重要的基本技能。对于不同的会议,会议纪要的侧重点会有差别,但基本上都有下列内容和要求:
1,会议议题及背景
①会议的背景:介绍为什么要召开这次会议及会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的背景情况。即,提出问题背后的
②议题:本会议主要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
2),
3),
。。。
2,会议参与者及主持人、特邀嘉宾、时间、地点等。
参与者:
主持人:
针对某些问题的特邀外脑(嘉宾):
地点:
时间
3,讨论过程
讨论过程是会议纪要的重点和主体内容,主要按顺序记述参与者发言的主要观点(必要时会后让他们各自确认和补充)。
注意:
①你只能忠实记录讨论发言,不能代替他们下结论和做判断;
②有分歧的观点或前后矛盾的观点也应该记录在案;
③要注意观点之间的关联,特别是一个发言人前后发言之间的观点。要注意区分和连接发言者的原始表达和解答性(解释性)发言。
4,结论或决策
①如果会议有结论,应该经与会者确认或在发布前先告知与会者;
②如果是决策性会议,决策过程也需要记录在案。
5,后续动议
对于一些不能在本次会议解决的问题,可能会提议召开下一次会议。这样的提议应该记录在案。
6,保密要求
如果有保密要求,最好在本会议纪要中说明,以免被错误发送,造成影响或不必要的损失。
7,签发
如果需要发布,需要有会议主持人或者相应人员授权签发。
刘舜才
20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