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和华侨的区别
华侨是指在国外定居的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华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依法享有中国公民应有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中国宪法明文规定,保护华侨在国外的正当权利和利益是中国政府的职责。
华侨不包括出国旅行、访问人员,政府派往他国协助建设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以及国家派驻外国的公务人员和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对于具有中国血统,但已经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人,也不能视为华侨。
华人即“中华人”的简称,在古代是指汉族,至近代指全体中华民族成员,既指包括海外华侨在内的全体五十六民族成员统称为华人。“华”是中国的古称,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乡的华人称为“侨人”和“侨士”,外籍“华人”之称谓从“华侨”演变而来。
华人又分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广义上是指全体中国人和在中国之外但是有中国血统的人。狭义上是指在国外居住,并取得所在地国籍的中国人。
华侨与华人的区别:
“华侨”通常指居住在中国海外,但仍然“拥有中国国籍”的人。
中国台湾地区“侨务委员会”对“华人”一词作如下解释:“华人”是除华侨外,尚包括“归化为外国国民”以及移民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中国人;“华侨”则单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中,所谓华人指带有前述中华民族血缘而“国籍非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人”。
除了官方定义外,在民间及学术界的使用上,华人包含广义华侨及华裔,成为描述广义祖先来自中国的所有华裔之总称。
华人和华侨的区别是什么
1、国籍不同
华人与华侨的区别最大的一点就是国籍不同,华人是指长期居住在国外,并且已经取得了所在国国籍的中国人,他们已经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而华侨是生活在国外但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2、遵守法律不同
华人因为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所以不受中国法律约束和管辖,只接受所在国法律约束和管辖;而华侨是必须要接受中国法律约束和管辖的,无论是否居住在中国,但是一定要尊重中国法律。
3、受保护不同
华侨虽然长期居住在国外,但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法享有中国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并且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是中国政府的责任。华人则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华人、华侨、华眷、外籍华人的区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 为了适应工作中的需要,国务院侨办等有关部门对上述概念做出了具体解释:
一、华侨:指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
二、归国华侨:指回国定居的华侨,简称归侨。不论年龄大小和何时回国,都是归侨。来华定居的外籍华人,在恢复中国国籍后,也称归侨。
三、华侨学生:指回国学习未在国内定居的华侨。
四、归国华侨学生:指从国外回来定居就学的华侨,简称归侨学生。不论年龄大小,就读何种学校都是归侨学生。
五、侨眷:指华侨在国内的眷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含媳妇、女婿)、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儿孙女、外孙儿孙女、抚养人和生活主要来源依靠华侨的其他亲属。 华侨回国后,其国内的眷属仍视为侨眷。 外籍华人在华的具有中国国籍的眷属,与侨眷范围相等同(享受侨眷待遇)。
六、外籍华人:指原是华侨或华人后裔,后已加入或已取得居住国国籍者(国内有关优待华侨的政策一般可以适用于外籍华人)。
华裔和华侨的区别
华侨是本身是中国人但是移居海外,注意华侨的本人是中国人,由于中国不承认多重国籍,所以移居海外之后就不能算是中国人了,称为侨民。而华裔是指华侨生育的子女,华裔本身不是中国人,但是具有中国血统。
以上就是关于华人和华侨的区别的全部内容,以及华人和华侨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