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会在后台收到读者的留言,不少人很困惑:“感觉自己挺优秀的,为什么大家都不太愿意搭理我呢?”“有些人各方面条件都比我差,为什么她却总是比我更受人欢迎?”
类似的问题,我以前也经历过,直到看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才发现,要想获得好人缘其实是有法可循的。
想要拥有好人缘,被人赏识、尊重,让人愿意在你困难的时候帮助你,取决于自身各个方面的因素。
记住别人的名字
美国心理学家杰西•钱德勒教授在一次台风过后的募捐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如果台风名字的首字母跟某个人名字的首字母相同时,他更容易去捐款。
鉴于这个发现,在被台风摧残后,如果要号召大家捐款,可以在台风来临前预测台风经过的地方,查看该地区的人员名册,挑选出一个常见的人名作为台风的名字,这样在募捐时就能获得更多的捐款。
乍一看,这样的行为有些投机取巧,但是它却点破了我们可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我们非常地重视自己的名字。
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如果我们的名字被叫错、写错,会感觉不够受重视,心中不那么愉快。
而当我们的名字被清晰、准确地叫出来,尤其是被不那么熟悉的人叫出来时,会犹如一股温暖的电流涌入全身,接着对那个叫你名字的人散发出一种友好的气息。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过年的时候会收到一堆祝福短信,那些一眼就能看出是群发的消息,非但难以让你感到开心,反而还可能引起你的反感,而那些带上名字的,即使是复制黏贴来的信息,也能让你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
那么,我们如何通过这个细节来获取好人缘呢?
比如,你在跟一位同事交流事情,叫对方名字与不叫对方名字,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效果完全不一样。
“记得把今天的文章发给我哦”和“花花,记得把今天的文章发给我哦”,前者是一种比较公式化的交流方式,后者就明显带有情感的温度,那位叫花花的同事也一定会感到心情愉悦。
所以说,名字,是每个人潜意识里最在意的事情。记住别人的姓名,它是语言中最重要最甜蜜的声音。
让他人感到自己很重要,真诚地赞赏别人
前面说到人们对他人是否能记住自己的名字比较在意,其实从另一面也体现出,她希望自己在别人心中是重要的。
美国哲学家约翰·社威说过,人类最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意思就是,人们之所以会去做某些事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希望自己对其他人来说是重要的。
所以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让他感觉自己很重要,并且真诚地夸赞他,就能比较容易获得他对你的好感。
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赞美别人不意味着谄媚,一味乱夸,而是在对方优点成立的情况下,加入一点点说话的技巧,发自内心的,真诚地赞美别人。
几年前网上买票还没兴起的时候,有一次我到售票窗口买票。窗口后面的售票阿姨显然对日复一日的单调工作有些不耐,脾气似乎有些不太好。
于是我就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要让那位售票阿姨喜欢我,而要让她喜欢我,我必须说点什么关于她的好话。”
我又自问:“她有什么地方可以夸赞呢?”有时候,夸赞别人实在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对方还是一个陌生人的时候。幸运的是,这位阿姨有一个很明显的优点。
当她为我打印车票的时候,我热切地对她说:“阿姨,您的发质真好,真希望我也能拥有这样的头发。”
她抬起头,半惊讶地看着我,脸上泛出微笑,谦虚地说:“啊,它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好啦!”
我拿着票,愉快地与她道别,我猜这位阿姨中午出去吃饭的时候一定步履生风,也一定会对着镜子对自己说:“连小姑娘都说我的头发好看,看来是真好看。”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嘴甜一些,对于别人的工作,或者别人给你的帮助,给予足够真诚的赞美,让他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
在人际交往里,我们接触的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是重要的,渴望被赞美,所以基于真诚的夸赞,是一种合情合理的美德,它可能不会给你带来物质上的好处,却可以让彼此之间滋养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欢喜。
迎合别人的兴趣
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感兴趣的东西也不一样。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专嗜揣测别人的喜好,逢迎拍马,希望以此获得贵人的提携。当然,这种人不值得效仿,但是也在无形之中点出一点:如果与他人的喜好相同,更容易获得好人缘。
罗斯福,美国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凡是跟他交谈过的人,无一不对他广博的知识感到震惊。
无论是一个牧童、纽约政客、猎骑者,还是外交官,罗斯福都可以跟他们聊得很畅快。
一个高高在上的总统,经历毕竟有限,他是如何做到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的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罗斯福每接见一位来访者的前一个晚上,都会阅读有关他最感兴趣的东西,以便找到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罗斯福和许多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的人一样,获得良好人缘的诀窍就是:迎合别人的兴趣,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原本比较陌生的两个人,可能因为共同喜欢的一部电影、一本书、一个歌手,甚至是拥有一段相似的不那么愉快的经历,两个人迅速相熟起来。
共同的兴趣就像一剂粘合剂,让原本互不相熟的两个人,产生一种牵连,在这种牵连之下,互生好感。
所以我们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不妨借鉴一下罗斯福与人相处的方式,不要总是以自己的兴趣或喜好为中心,多引导对方说,多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
这不仅让你在与各种人群的交往中增长知识面,更能帮助你获得别人的认同,从而积攒好人缘。
职场人缘好并不一定会有好发展,但是人缘不好,肯定是比较难混的,尤其是基层和中层员工。 楼主既然问好人缘,想必也是为了自己在这里能有所发展,那么要搞清楚目标群体,一个是群众基础,就是普通同事,一个是你的领导。
1、对普通同事,平时多勤快,多主动,可以帮同事们分担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在忙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切记不要过于主动,这个度自己拿捏好。否则就成了芳华里的男主人公了。为同事帮忙的时候,要高调一些,让周围的同事都知道,不要默不作声的做。
2、接受其他同事的求助和帮忙的时候,不要一口应承。要表现的自己很忙,或者是这件事难度比较大,故作为难之后再答应。这样你的这个帮忙才显得有分量,在别人眼中印象会更好。当然接了下来就要做好,甚至超出别人的预期。
3、在同事和领导同时需要你的时候,领导的事更重要。领导交办的无论是工作还是私事,都要雷厉风行的去办,这样才能在领导心目中会产生,做事有效率的印象。这一点比人缘好更有用。
4、学会适当的拒绝。不要任何事无原则的接受。有张有弛,别人才不会因为你的人缘好看轻你。
5、工作的意见不同,可以多用问句,少用“我”开头。不赞同别人的观点,可以用“你的方案(建议)做的挺好,如果这个XX再怎么怎么样就更好了”。这样会让别人更容易接受,不会反感。
综上就是我对人缘好的定义,当然无论在哪里,个人专业和能力还是更为重要的,群众基础和领导赏识只是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