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食肉糜是什么意思
何不食肉糜一般用来指对事物没有全面认知,这个词语来源于一个故事。晋惠帝时期,有一年闹了很大的饥荒,各地的百姓都没有粮食度日,只有挖山间的树皮和草根填肚。晋惠帝听闻后,十分想为自己的子民想出解决办法,思考之后就出现了这句广为流传的“何不食肉糜”。原句为:“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肉糜也就是指肉粥。后世也就用“何不食肉糜”来形容人们对于事物没有全面的认知,或者没有亲身经历就妄下评论或建议。
何不食肉糜的故事?
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
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
“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糜肉什么意思?
史书记载这个典故很简单,只有一句话:“時天下荒馑,百姓饿死,帝闻之曰:‘何不食肉糜!’这个帝就是晋惠帝。这个典故也一直被用来嘲笑不知人间疾苦的傻白甜。
至于“肉糜”到底是何种食物,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把它解释为:“肉粥”。 就如同解释什么是“肉酱”一样,“肉酱”并不是指肉和酱的混合物,而是指酱状的肉。而这个“肉粥”的意思其实也不是指那种既有肉又有粥的“肉末粥”,而是指把肉剁碎,煮成像粥一样糊状的食物。关于这个典故的另一个解释是,晋惠帝时代连年饥荒,百姓吃尽草根树皮一切能吃之物,不得已开始易子而食,吃人肉。所以这个肉糜,也可能是指人肉。
何不食肉羹?
何不食肉糜指的是对事物缺乏全面系统的认知,也指没有亲身经历就对他人的处境或行为妄加判定。该典故出自《晋书·惠帝纪》晋惠帝执政时期,百姓饥荒,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而晋惠帝不知人间疾苦,说“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也表示资讯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