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驼别称

羊驼别称

羊驼别称图1

羊驼的别名有美洲驼、无峰驼等。其为偶蹄目、骆驼科的动物,体重55-65千克,头体长度1200-2250毫米。外形有点像绵羊,一般栖息于海拔4000米的高原,每群十余只或数十只,由1只健壮的雄驼率领。以高山棘刺植物为食。发情季节争夺配偶十分激烈,每群中仅容1只成年雄驼存在。

羊驼的别名是什么意思

羊驼的别名是草泥马。

羊驼的别名叫做草泥马,草泥马”因为日常使用最广泛而最为流行,羊驼也就成为了草泥马的形象代言。

羊驼是偶蹄目、骆驼科的动物,外形和我们熟悉的绵羊、骆驼有点相似,喜欢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生活。

羊驼原产于亚马逊河上游海拔3000米-6500米的安第斯山脉的秘鲁中部,曾广泛分布于南美大陆。现在羊驼主要引进和分布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

羊驼别称图2

羊驼简介:

羊驼(拉丁学名:Vicugna pacos,英文名:alpaca)为偶蹄目、骆驼科的动物,体重55-65千克,头体长度1200-2250毫米。

外形有点像绵羊,一般栖息于海拔4000米的高原。每群十余只或数十只,由1只健壮的雄驼率领。以高山棘刺植物为食。发情季节争夺配偶十分激烈,每群中仅容1只成年雄驼存在。雌性羊驼妊娠期11.5个月,每胎1仔。春夏两季皆能繁殖。

羊驼性情温驯,伶俐而通人性,除野生种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驯良种,被印第安人广泛地用作驮役工具,适于圈养,是南美洲重要的畜类之一。

羊驼的毛比羊毛长,光亮而富有弹性,可制成高级的毛织物。世界现有约300万只左右,约90%以上生活在南美洲的秘鲁及智利的高原上,其余分布于澳洲的维多利亚州以及新南威尔士州。

草泥马(恶搞中式英语:Grass Mud Horse)是中国网民恶搞的十大神兽之一,其原型为原产于南美洲的羊驼,起源于百度魔兽世界吧。包括草泥马在内的十大神兽最初发布于百度百科(2009年),之后迅速蹿红,在聊天室、论坛中广为流传。

羊驼体重55-65千克,体长约1200-2250毫米,头部较小,很像是骆驼,耳朵比较大比较尖,两耳竖立,脖颈细长。

羊驼的性情温顺,听觉很敏锐,胆子比较小,以群体生活为主,属于食草性动物。

羊驼,这个名字会使人想到它的长相,既有某些和骆驼相似的地方,也有某些和绵羊相仿的特点。的确,羊驼有点像骆驼,例如它的颈较长,蹄子是肉质的,走路的姿态也类同,胃里也有水囊,可以数日不饮水。

羊驼的别名叫什么

羊驼(Alpaca)亦称驼羊,是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美洲驼属中的一种家畜,

羊驼的别名是什么意思

羊驼的别名是美洲驼、无峰驼、驼羊、草泥马。

羊驼的性情很温顺,胆子小,如果人去喂它,羊驼一定要等人走开后才去吃,即使是很熟悉它的主人也是如此。但是,它有时也发脾气,知道什么是痛苦。

羊驼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能像骆驼那样从鼻中喷出分泌物和粪便来,或向别的动物脸上吐唾沫,以此来发泄它的胸中之怨;当它感到痛苦时,又能像骆驼一样叫出悲惨的声音。羊驼的听觉很敏锐,这是为了靠它来发现敌情,及早地决定逃跑去向。

羊驼别称图3

羊驼的栖息环境如下:

羊驼原产于亚马逊河上游海拔3000米-6500米的安第斯山脉的秘鲁中部,这里气候严酷,夜间温度低于0°C,白天达到16°C。年降水量为400-700毫米。 在这个半干旱的地区,草丛盛行,曾广泛分布于南美大陆。从热带海岸到高寒山地,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羊驼。

特别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无处藏身的野外条件培育了羊驼极强的适应性能与耐粗饲性能,一般生活在-18℃到22℃的气温环境中,它们以高山棘刺植物为食。对于高海拔和干旱沙漠地区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兼备了牦牛和骆驼的优势。

在温带、亚热带海洋性湿润气候的环境中也能很好地生长发育,并能提高生产水平。在高海拔牧区的劣质草场和沙砾、荒漠灌木草场,羊驼比绵羊能更好地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在低海拔牧区,羊驼是桔杆利用率最高的家畜。

以上就是关于羊驼别称的全部内容,以及羊驼别称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百场汇 » 羊驼别称